单车骑行东南亚:越南篇(下)

更多图片见公众号:单车骑行东南亚:越南篇(下)

13

早上八点多,同屋的人已经上工,他们出门的时候迷迷糊糊有些察觉,本想打个招呼,架不住睡意来袭,翻了个身又睡回去了。一觉睡到九点多,留守的大姐叫我吃了些早餐,然后补胎、打气,把驼包装回去,道别。

天气不是很好,雾气朦胧,间歇还有些小雨,一些路段有小小的泥石流冲下来。骑了七八公里竟然还没到山顶,心里暗自庆幸好在昨天没有接着骑,不然情况更加不妙。路过了 Le huy vọng 他们修路的地方,远远地就向我打招呼,一时间叉车轰鸣声、大卡车喇叭声、众人呼叫声齐至,我一一道谢,继续往山顶骑去。

到了山顶之后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感觉,连手机都懒得拿出来拍照。可心里到底松了一口气,马上就要下坡了,可以开心地飞起了。不过还是高兴得太早,放了五六公里的坡之后就到底了,后面就是起伏路、起伏路、起伏路……

离大叻还有十公里左右的时候,雨势加大,冲进了一家路边店铺躲雨。两个来此做客的客人对我很是感兴趣,问道年纪、经历以及之前路过的各种地方。他们常年跟中国商人来往生意,有许多中国朋友,所以会说一些简单的中文。男人掏出一包中华问我:这是不是中国最好的烟?我点点头,他咧嘴笑了笑,抽出一根递给我,自己嘴上又叼上一根,道:都是中国朋友送的。

等到雨势渐缓,我穿上雨衣继续出发。拐过一个大弯后,眼前的景色豁然开朗,大叻出现在我脚下。此时阳光正巧从云雾里破出,投下一缕缕光线,殖民时期的别墅鳞次栉比地长在山间,五颜六色,为这个沉寂的山谷添上了许多活力。如果不是身体困乏,真想多待一会儿,好好看看。

之前一路上都没什么人、也没什么车,快到大叻城区的时候,很多人、很多的摩托车就从四处冒出来、涌出来了,我随着人流浩浩荡荡地来到了大叻。

大叻是保大皇帝的避暑山庄,类似国内的承德。这几天正在举行鲜花节,路旁装饰着各色花朵,广场上还搭起了一辆巨大的花车,我骑过大叻火车站,穿过春香湖,来到预订好的酒店。酒店在一个安静的小河边,闹市的背面,人迹寥寥,很是安静。

自行车停在酒店的小院,我把行李解下来放进房间,洗了个澡,把衣服洗好,出门逛了逛。

大叻地处西南高地,在当地语言中的意思是「叻族部落之河」。大叻四季如春,一开始生活在西贡的法国人为了躲避酷暑,率先来到这里,他们带来了度假别墅、欧洲风情还有俯拾皆是的咖啡种植园。越战期间,有赖于一系列的条约,大叻免遭战火洗礼,独特的风情保留了下来。

还没到大叻的时候我便听闻了一个著名景点:疯狂的房子(Crazy House),这是一座天马行空的建筑,设计师是越南前总理的女儿,刚开始是私人住宅,其后慢慢向公众开放,一部分还兼有酒店之用。

我循着地图来到了它的跟前,买票,跟各地慕名而来的游客一起进去。看到它的第一印象就是明亮、鲜艳、别具一格,有细细的栈桥把散落各处的房间连接在一起,房间本身也是皆具特色,在绿植的包围下依然会被他们夸张的造型吸引眼球,有的是鬼怪,有的是动物,有的是扭曲的意象。人们走在栈桥上时,须得小心翼翼,如果有人从另一头过来,就要寻找避让之法,或者侧身让一下,或者退回原处让对方先行。我把所有的地方走了个遍,拍了一些照片后,准备去下一个地方。

从 Crazy House 出来之后,天空飘起了雨丝,我大致辨认了一下方向,在各种不知名的小街小巷里闲来逛去,最后来到了春香湖畔。此湖呈月牙形,人工湖,开挖于 20 世纪法国殖民时代,它的名字来源于一位越南女诗人。湖的四周有一条景色秀丽的环形小道,我撑着伞,沿着这条路慢慢走。

走到中段的时候看到湖边一棵高大的树木下扎着一顶帐篷,旁边还停着一辆摩托车。大树旁边没有其他树,孤零零的。我踱步过去,帐篷门帘敞开着,一个年轻人光着膀子半蹲着拧干手里的衣服,然后把它披在了帐篷上。我心想正下着雨呢,这样能干吗?

我问他从哪儿来,是来大叻旅行的吗?他的英文不是很好,磕磕绊绊交流了一阵,我了解到,他并不是游客,也不是当地人,从某个地方骑摩托车来,于是就住在了这里。

我重新回到小道上,雨已经很大了,不一会儿鞋子就湿了大半。路上的摩托车手们也有些着急,加大油门抓紧赶路,突然,「噌」的一声,一辆摩托车过弯太急侧翻了,车手被甩了出去,在地面上擦出一条长长的痕迹。我丢下伞,跑到车手的旁边问他有没有事?车手是个年轻人,看着是个上班族,穿着合身的西服,裤子已经被磨破了。他拿下头盔,伸展伸展四肢,说并无大碍。还有一些人帮他把横在路中间的摩托车推到路边,他向众人道谢后,捡起散落的物件,重新戴好头盔,一瘸一拐地回到摩托车旁,跨坐上去,收起脚撑,点火、给油门,慢慢地骑走了。

从春香湖的一头走到另一头后,雨势虽然已经歇息下来,我的鞋子也泡水了,踩在路面上,脚掌与鞋内积水发出噗嗞噗嗞的声音,刚开始还有点难受,后面就慢慢习惯了。到了大叻火车站的时候,在外面瞧了几眼,大概是天阴雨湿的缘故,观感及色彩都不如网上照片那般好看。

从火车站出来后,天色也不早了,叫了辆 Grab 回到住处,换下鞋子,洗了个澡拾掇一番,出门觅食去了。 综合了他人游记跟网上介绍,寻了一家有特色的店,解决了晚餐。饭毕,发现身上的现金不多了,便找了家 ATM 准备去取钱。

越南的银行大多支持银联,取款时当地银行也不收手续费,所以我一路上都是取少量的现金带上身上,网上预订的酒店基本上都支持信用卡支付。现金+信用卡这样的组合方式是比较稳妥的,如果发生了什么意外也能迅速止损。

不知道是当地银行的问题还是银联的问题,试了两家银行的 ATM 都无法取款,输入密码后直接把卡吐出来,再试几次还是如此。不得已,查地图,换另外一个地儿,找了一家叫 Agribank 的 ATM。Agribank 是越南第一大商业银行,地位类似于工行。越南银行的取款顺序跟国内有些不一样,他们是先退卡、后出钞。

不愧为第一大行,插卡、输密、取款,毫无问题,「滴」的一声银行卡退了出来,我伸手接钞。1、2、3、4、5……数十秒之后 ATM 还是毫无动静,取款页面却转回了主页。我看着手里的银行卡一脸懵,打开手机看了看交易明细,上面显示已经扣款成功。此时已是晚上七点多,隔壁虽然就是 Agribank 的网点但早已下班,门口有个保安室,我走了过去。靠着手机翻译保安小哥终于明白我的诉求,他打了一个电话,告诉我明早网点上班后再过来办理,「钱肯定不会丢的。」他信誓旦旦地说。

翌日,来到 Agribank 的网点,告诉柜台小姐我的诉求。她说得提供取款银行卡及护照,我告诉她护照都压在酒店没有带在身上,能不能用护照的照片代替。在越南,酒店入住会收取外国人的护照,待退房时才会交回。她请示了上级之后表示同意,给了我一张表格,一式两份,上面注明了金额、名字、银行卡号以及联系方式,签名后让我带走了一张。她说,两百万越南盾会在七个工作日之内退回到原先的卡里。

14

离开大叻的那天,天空下起了小雨,我纠结着要不要穿雨衣。穿着雨衣骑车很闷不容易透气,最后还是不穿,一点儿小雨怕什么,把防水罩袍给驮包盖上就出发了。刚出城有一小段上坡,之后便是下坡。蜿蜒在林间的下坡路景色秀丽,雨珠凝结在树杈却不落下,上好的柏油路铺陈其间,雨天路滑,过往的车辆速度也不快,我惬意地骑着。

到了一个镇上之后,太阳破头而出,路上也没有了雨水的痕迹。我慢慢地骑着,好让阳光晒干身上的衣物。一大批学生正巧放学,从学校倾巢而出汇入车流、人流,有的骑摩托车一下子就不见了踪影,有的骑自行车跟我平行一路看着。

时值正午,找了个街边小店吃饭,碰到一位摩托骑行者,瞎聊一番,就此别过。

今天的目的地是到美奈,大叻地处西南高地,美奈靠海,从大叻到美奈的海拔不断下降,道路多是下坡,想来应该是比较轻松的。吃完饭后,骑了大半个小时,来到一个岔路口,吸取之前的教训,仔细比对了地图,应该是走左边较窄的那条。

骑了一段之后发现这是一条小路,勉强够得上二车道,车辆比之前少了很多。道路两旁的山间种植着大片大片的咖啡园,农家的地上晾晒绿油油的咖啡豆,淡淡的香味迎风而来。

爬了个几公里的坡,登顶之后极目望去影影幢幢的山峰立在眼前,仔细分辨能看见一些小长条、几个小黑点,那是山间公路跟林里人家。从这之后竟然开始有不少旅游大巴车出没,在之前的路上也没见它们的身影,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。下坡途中,前前后后碰又碰见了数十辆骑着摩托车的各国游客。要说分辨游客和本地人可是极简单的,游客来到此地,好像身心灵都有了放松,浑不似在自己熟悉的地界那般拘谨跟麻木,像是这天空、树木、土地、公路都是第一次见一样,那好奇且欣喜的神色断不会教人认错,大有一种「此时不好好看,不知道还有没有机会再来」的意味。

下完坡后,穿过一个又一个村庄,来到了沙地公路,低矮的灌木丛取代了高大的松柏,日头西斜,风也越来越大了。我看了看时间,已经下午五点多,算了算还有二三十公里到美奈,就在 Booking 上订了一晚住宿。

临近美奈的时候,天已经完全黑了。靠海的公路上,天上月色皎洁,我一个人哼哧哼哧地骑着,手电筒的光照亮前方一点点。海风肆无忌惮地吹来,涛声在耳边炸开,我逐渐浸入一种奇特的心境:无限小的我,无限大的天地;无限大的我,无限小的天地。

离美奈还有几公里的一个小坡上,我使劲地蹬着,自行车突然发出一阵嘎吱嘎吱的怪响,脚踏卡住了。我下车一看,幸好是掉链子而不是断链,不然得推着走了。我把自行车停在路边,把手电筒咬在嘴里,两只手拿上两张纸巾再抓链条,链条太脏,一不小心沾上手可难处理。花了几分钟把它复位,重新骑上车来到了城区。

美奈是个坊,行政等级相当于国内的街道办事处,以前是个渔村,因其优越的地理环境成为风筝冲浪运动的最佳去处。美奈不大,除了民居其他多是服务游客的场所,酒店、食肆、水疗等等,它们多半伫立在临海大道上,地理位置优越。我订了酒店也在其中,好不容易找到了所在,老板告诉我已经没有房间了。我一阵头疼,质问他为什么一个多小时前在 Booking 上明明还有空房且已经成功预定了,现在怎么就没房了。老板说有其他早到的客人抢住了,天色已晚,腹中饥肠辘辘,不愿与他多作纠缠,在 Booking 订了附近另一家酒店,骑车赶了过去。

失之东隅,收之桑榆,这个酒店竟然是一个惊喜。它坐落海边,依偎着沙滩跟大海,自带泳池。我的房间正对着大海,窗户都用纱网蒙了起来,防止进沙。夜晚静谧,只有海风跟浪涛的声音伴我入眠。

好好地睡了一觉,第二天休整,准备在美奈逛逛。美奈的特色就是冲浪、沙滩跟海鲜,我对这几项都兴趣缺缺,所以还是采取老办法:瞎逛。

首先从海滩上开始,从酒店出来后沿着海岸线一直走。游客们也大多汇聚在海边各处,有的乘着单人帆船出海,有的晒太阳,有的闲散走在沙滩上。

再往前走是一个渔港,美奈的渔港里保留了传统的风情,出海的船归来后,捕捞回来的收获放在沙滩上,当地人就可以整理鱼线跟渔网,半大的小孩们也来帮忙,一趟一趟地把鱼虾贝壳来回运送。女人们负责分类跟挑选,成品直接送上市场,积年累月,沙滩上铺了厚厚一层的壳,踩在上面嘎吱嘎吱地响。

走到某处时,正巧是上课时间,学生成群结队地进校,女孩子大多身着奥黛,有的走路,有的骑车。清风拂过,裙摆飘飘。这是我一路上第一次看见日常生活中穿奥黛的人,之前还以为奥黛在越南类似于旗袍之于中国的情形,少见于日常穿着,多用于一些「更重要」的场合。

美奈着实不大,实际算起来,大概只有一条主街,其他都是乡间小路。居民多聚居在海岸周围,剩下的则散落在各处。虽说不大,但要靠步行走完全程还是有些吃力的,特别是在烈日之下。跨过陆地尖嘴的一角后,在另一头的海岸上基本就看不到游客的踪迹了,当地人并不太多。岸上零星有些墓地,向更远处望去是更大片成规模的墓地。墓地形制各有不同,生前信基督、天主的,石制棺椁横放在地面上,上面刻着十字架;另外一些墓地的便是传统的入土为安,上面立着碑,写些生卒年之类的文字。

沿海地区的墓葬习俗可能都有类似的传统,生在海边,靠海讨生活,死后葬在海边,听着海风的夜夜吹袭,海涛时时响起,这些熟悉的光景,能更好地告慰亡者吧。

当天的天气不错,没有云层的遮挡,整个天空通透明亮,日头逐渐往海平面下沉了,正是观赏落日的好时机。沿岸的礁石上,三三两两坐着一些游客,喝着啤酒惬意地吹着海风。我快走几步,找个地方坐下,出海归来的渔船次第开进渔港,暗红的阳光打在海面上,泛起波光粼粼。我把捡来的珊瑚和螺放在铺了好几层贝壳碎片的地上,赶紧拍了几张照片,很美。

15

离开美奈的时候经过了一条美丽的海边大道,周围尽是些度假村、高档餐馆以及高尔夫球场。

美奈离胡志明不过两百公里左右,没有明显的上下坡,预计是比较轻松的。我分了两天来骑,第一天骑了 110km,第二天就只剩下 90km 左右了。路程变少了,我明显有些懈怠,当天拖到了上午 10 点多才出发,愈是接近胡志明,高楼、高架、工地和尾气愈是多见,到处是开挖的公路,得小心翼翼经过那些坑坑洼洼的地段。四周很多新建的高楼,成堆的大卡车驶过扬起一大片尘土,纵是我戴上了魔术头巾也不管用,过完尘土飞扬的路段后,我用面巾纸抠一抠鼻孔,留下一摊肮脏的黑色凝结物。

胡志明是越南的经济中心,旧称西贡,南北统一后改称为胡志明市。市区内到处可见明显的法国痕迹,我穿过一条条大路,一道道小巷,穿过车流,越过人潮,来到了范老五街附近——我预订的青旅就在这。这个青旅在一条热闹的街道旁,两侧停满了摩托车,店铺硕大的招牌密密麻麻,我看了好一会儿,才确定青旅的位置。

办理完入住之后,碰到了一个难题,青旅小哥告诉我,青旅里面没地方停放自行车,只能停在门口——闹市区的马路上,像我刚刚看到的那些摩托车一样。我的自行车没有锁,在这样的地方上停上三天,会不会就鸡飞蛋打、啥都不剩了。我思忖良久,也没有其它的方法,只能寄希望运气不会太糟了。把行李全部先卸下来,自行车停在了一堆摩托车的夹缝中,期望能降低一些存在感。

在胡志明的那几天,偶尔我也会想到如果自行车被偷了会怎样,还要继续骑吗?想到的办法就是先搭车去金边,因为越南签证快到期了,然后在当地买一辆自行车继续骑完。

想到签证的事儿,突然意识到我的越南签证是 30 天停留,当初我是在 2018 年 12 月 3 日入境的,到胡志明时已是元旦,预计 1 月 3 日出境,因为 12 月有 31 天,如果我待到 3 日才走的话那就在越南待了 31 天了。带着这个问题查了一些攻略问了一些人也没有得到确切的答案,跑到中国驻胡志明领事馆咨询,因为元旦假期使馆放假,电话也打不通。

思来想去还是按照原计划出境,看网上说最坏的情况不过是逾期罚款,超出几天并不会留下黑记录。

在以往对越南的粗浅认知中,胡志明/西贡都是一座别有魅力的城市。早先年,西贡便是华人下南洋聚居的一个重要据点,他们在此地贩卖香料、买卖木材,带来妈祖跟观音,修建有龙、凤、飞檐雕花的精美寺庙,同时不忘凝聚血缘关系,搭起各姓、各地会馆,越南人称这个地方为「大市场」,意为堤岸。华人头脑灵活、经商卓绝,堤岸一度是越战期间最繁荣的黑市。越南共和国成立后,推行反资本主义运动,华人大多逃亡农村或海外,堤岸从此不复当年。

我一边在城里各处乱逛,一边等待着一个还未谋面的朋友家盼。他也是从广西出发纵穿越南的,我走友谊关,他骑东兴口岸,比我晚好几天出发,到达胡志明的时间却相隔不过一天。一路上基本上都是一个人骑的,在北越的时候甚至没有碰到过骑行的人,到了中部跟南越之后才陆陆续续地看到一些骑行者,偶遇多见,能一起骑上一段的却是少有,所以能遇着一个国内来的小伙伴还是很让人兴奋的。

我按照攻略所书逛了几个景点,中央邮局,跟河内的龙编桥一样是埃菲尔铁塔的设计师设计的,经典的法式风格、明亮的色彩,带有弧形的围墙让人远远地就能看见。大堂画着西贡各处的历史地图,马赛克镶成的胡志明像挂在拱形大厅的尽头,走进邮局抬头便能看见这位越南国父。作为越南第一座邮局,吸引了大量游客,密密麻麻地穿梭其间,时不时就得侧侧身子,让别人过;偶尔也得挪挪地方,有人要拍照了。

中央邮局旁的圣母大教堂正在修缮,没有对外开放。后面我就走到了统一宫,统一宫至今是国家权力机关,但在没有官方会议的时期,它会面向游客开放。法国殖民时期的统一宫作为法国总督的住宅,后来扩建成为南越总统吴廷琰的家,再后来在军事政变中被炸毁。重建之后成为继任总统的府邸,被命名为独立宫,越南共和国成立后最终改名为统一宫。

纯粹是走马观花,看到有意思的物事拍几张照片便走人,最后来到了战争遗迹博物馆。

战争遗迹博物馆在统一宫附近,步行几分钟就到了。作为集中展现越战中以美国为首的南越军队犯下的累累暴行,包括残杀平民,汽油弹、炸弹轮番轰炸后的越南焦土,以及臭名昭著的橙剂后遗症:战争期间,美军大量喷洒橙剂在越南的土地上,造成了大范围的饥荒,战争结束后至 2002 年,越南大约有 10 万名先天残疾恶童,许多的怪病也与此有关。

第二天我与家盼成功会师,一同逛了胡志明的大街小巷,喝了一顿小酒。由于签证到期,在胡志明待了三天后,我就重新出发了。家盼还得玩两天,下一次见面应该是在柬埔寨的首都金边。

翌日,我把驮包一件件装在自行车上,一路向西骑去,离开了这个整整待了 30 天的国家。

16

在网上的各类游记中不少都写过被边检官员索贿的事儿,但没想到一个苦哈哈地骑单车的人也能碰见。顶着炎炎烈日,在路况越来越差的越柬边境上骑了 70km 后,我来到了木牌/巴维口岸,在越南边检顺利出境,入境柬埔寨时却遇到了麻烦。

我推着自行车来到柬埔寨边检时,已经下午两点多了,正是一天最热的当头,额头的汗不见停。一个人远远地看到我,大声地招呼起来,我走过去,他说别跟着大卡车走,自行车跟摩托车在另一处入境。他笑眯眯地问我,要不要帮忙办手续,只要一点点钱。我摇摇头,客气地谢绝,他还是不甘心,食指跟拇指捻了捻,再次强调说:只要一点点钱,能省很多麻烦。

我把自行车停在边检大楼的外头,把护照、钱包带走身上。自行车无人看管,心里还是有些惴惴。

一进大楼,强烈的冷气让我浑身打个激灵,真舒服。我走到边检柜台前,审核官员给我一张入境表,示意我填好。我拿到旅客休息区去,一摸身上,忘了带笔,走出去从驮包里翻箱倒柜终于找到了只笔。刚刚招呼我那哥们儿还坐在外面,见我出来,大声地问办好了?我摇摇头,把笔给他看,走回了大楼。

对照着护照,把入境表认认真真地填好,有攻略说有些国家边检会刁难入境表的瑕疵或者错误,进而为难或者索贿,我可不能给别人借题发挥的机会。这时候入境柬埔寨的外国人并不多,过关速度很快。我坐在椅子上一边填着一边观察,大部分是欧美游客,还看到一些日本人,边检官员简单问了他们几句,通通顺利过关了。

我拿着护照、入境表再次来到了柜台前,这时候整个大厅又只剩下我一个旅客了。边检审查官是一个棕色皮肤的大叔,宽鼻深目,抬头纹深邃,典型的高棉男人。他拿起我的护照,在各页翻了翻,仔细地看了看其他国家的签证,跟走动在旁的其他工作人员说了几句话,突然把我的护照丢在一旁,对我嘟囔了几句。我没听清,说道:

「Sorry?」

「Dollar. Dollar.」

「你说什么,我听不懂?」

「人民币,人民币……钱……」

「Sorry, I don’t understand.」

他看了我一眼,拿起一旁的护照直接丢给我,叫我边儿呆着去。我出门看了看,自行车还在原地,回到旅客休息区吹着空调玩手机。要说心里不膈应那是假的,其他国家的人就能顺顺当当过关,中国人就被各种刁难索贿。我查了查网上的信息,吐槽柬埔寨边检索贿的人真不少,有吐槽、抱怨的、还有不少秉承出门在外多一事不如少一事,给钱息事宁人的、还有教导如何进行有效投诉的,一大串儿,看得我津津有味。

半个小时后,消暑也进行得差不多了,这期间又有几波旅客顺利过关。我站起身,看到门外有一群人进来准备过关,及时地赶在他们前头,排在了最前面。还是之前那个高棉大叔,我把护照跟入境表递过去,对他笑了笑。

约莫着有半分钟,高棉大叔看了看我身后的队伍,终于拿起了护照跟入境表,也没看,啪地一声盖上了戳。得嘞,完事,我看了看时间,已经三点多了。